首页

艾彩恋脚网站黑冰女王

时间:2025-05-30 04:52:21 作者:博物馆里“画”端午 解锁千年仪式感 浏览量:29032

  中新社济南5月29日电 题:博物馆里“画”端午 解锁千年仪式感

  中新社记者 赵晓

 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,在2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,“沉淀”了哪些仪式感?

  端午节前夕,中新社记者探访山东博物馆,从古画、年画中寻迹“花样”节俗。

  在文物鉴赏室,山东博物馆书画部研究馆员鲍艳囡向记者展示清朝大臣蒋溥所绘的《天中五瑞图》。只见1米多长的画轴在桌面缓缓铺开,从上至下,蜀葵、菖蒲、石榴花、枇杷、蒜头错落有致地“伸展”,左下方的粽子凸显端午主题。

5月28日,在山东博物馆,鲍艳囡向记者展示清朝大臣蒋溥所绘的《天中五瑞图》。中新社记者 赵晓 摄

  “这幅画的核心是避疫驱邪,以‘五瑞’镇‘五毒’。”鲍艳囡介绍,在中国古代,“午”与“五”相通,端午节习俗多与“五”相关。节后湿热,蛇、蜈蚣、蟾蜍等“五毒”活跃,古人便把菖蒲、艾草、石榴花等“五瑞”摆于室内或佩戴身上。它们既是祥瑞之物,也能入药防病。

  与蒋溥同时期的书画家薛怀,曾以端午节为主题创作《天中瑞物图》。画中不仅有艾草、蜀葵等端午节风物,还增添引路蝙蝠的形象。“‘蝠’谐音‘福’,画家借此渲染节日氛围,寄托‘福自天来’的美好祝愿。”鲍艳囡说。

  作为传承2000多年的民俗大节,端午节是文人画家笔下的“常客”,也是民间艺人刻印年画所钟爱的题材。据文献记载,早在宋代,中国民间已开始流行端午节悬挂钟馗、张天师画像。这类画像多以木版年画的形式展现。

  钟馗骑驴祛邪魅、张天师挥剑驱“五毒”……山东博物馆书画部副研究馆员孙芳从馆藏文物中精选6幅端午节主题年画,逐一解读其中内涵。“这幅张天师画像用红色线条勾勒,源于古人认为朱砂红具有驱邪作用。画中题词众多,‘祈福保安’四字点明此画用途。”

  现场展示的苏州桃花坞年画《端阳喜庆》画幅最大,场面壮观,展现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。

5月28日,在山东博物馆,孙芳展示苏州桃花坞年画《端阳喜庆》。中新社记者 赵晓 摄

  “中国南方水多,适合赛龙舟;而北方陆地多,有拉露水等习俗。”孙芳说,端午节是个仪式感拉满的节日,其习俗既有地域性,也具系统性,涵盖祭祀礼仪、饮食文化、体育竞技、卫生保健等各方面。

  在孙芳看来,尽管各地过端午节的形式不一,但思想根源一致,始终围绕“阴阳平衡”的理念,以祈福、保安、驱邪为核心主题。“从深层看,端午习俗与中国古代历法、阴阳五行息息相关,强调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,反映中国人‘天人合一’的哲学观念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广西贵港:两人抢修基站被困 消防员拉梯搭“桥”营救

渐渐地,米娜瓦尔·艾力总结出分层、分类、分时段服务管理的“米娜工作法”,建立了新生入学、学习生活、社会实践、毕业返乡、思源反哺等全过程辅导机制。她还牵头成立“米娜工作室”,开设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讲》课程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受访专家认为,一些商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,采取不正当手段来提高商品的销量和好评率,误导消费者,从而增加自己的交易机会。这种现象不仅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,也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,应推动构建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,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保护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。

【新春走基层】以“震”为令 为新家园“把脉”

当天,由福州南到深圳北的D3337次列车抵达深圳北站。随着乘客陆续走出列车车厢,张玮祎在例行巡视车厢时,于2号车厢的行李架上发现了一个被遗忘的白色双肩包。

河北藁城:手工酥皮月饼寄“乡愁”

3月23日电 据塔斯社当地时间23日报道,俄侦查委员会称,俄首都莫斯科近郊一音乐厅发生枪击事件并起火,目前已致93人死亡。

依托该模型,杭州全市部署开展社会保险领域行政检察专项监督行动。截至目前,各地检察机关已向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3份,督促12家企业为32人补缴社会保险费约27万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